我县始终牢固树立植树就是致富、造林就是造福、抓绿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抓好国土绿化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重点推进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濮公山沿淮山区造林工程。全县领导干部以身示范,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表明了息县要建设好淮河生态廊道的信心与决心。
阳春五月,淮水至清。淮河干流长度10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淮河息县段自孙庙乡月儿湾村进入息县境,流经孙庙乡、谯楼办事处、陈棚乡、长陵乡等10个乡镇(办事处),境内河道总长75.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775平方公里。
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采用“政府租地+公司(企业)和造林大户进行承包”合作造林新模式,将流转的土地通过招商形式,引进有资质企业或农林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造林,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
其中,谯楼街道辖区内淮河总长12.5公里,在淮河沿岸500米范围内实施造林,流转土地7567亩,已种植面积6806亩,通过宣传政府奖补政策,吸收有信誉、讲诚信、责任心强的种植大户参与谯楼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栽植银杏、水杉、栾树、香樟、红叶石楠等十几个树种26万余株。
孙庙乡辖区内淮河总长12.6公里,在淮河沿岸500米范围内实施造林,坚持高标准建设、多元化投资,合理配置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和彩叶树种,栽植5600余亩,达到四季有花,常年见绿。在生态脆弱地带和老砂场恢复区,重点打造1000余亩高规格生态廊道防护林区,按照再提速、再提升、再加强、再过硬的要求,对赵店村陡河沿大桥附近植树点进行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标准、提升种植效果,逐渐发展成为2019年度全县生态廊道建设的样板与模范。
龙湖街道辖区内淮河总长约10公里,在淮河沿岸500米范围内实施造林,引资信阳具东园林景观绿化公司参与社会造林任务,高标准完成沿淮生态廊道建设造林2200亩,栽植苗木121000株,加强苗木四支撑加固、铺设树木浇水设施等管护措施,确保栽一片活一片。
八里岔乡着力打造竹竿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在沿河岸300米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绿化造林,租地6299.28亩,栽有冠有球、规格大树型好的优质苗木5100余亩。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濮管区辖区内淮河流长7.5公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造林绿化工作,以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理念,在沿淮山区发展果材两用的山核桃基地2000亩,逐步形成生态防护周期长、结构合理稳定、经济效益好的生态廊道体系。以全民义务植树为抓手,与濮公山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有机结合,新增义务植树基地1000余亩,栽植苗木37300余株,把全区设计的正阔步向着生态美好依山磅水的息县新南城前进。
淮河,百万息州儿女的“母亲河”。息县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将着眼于打造集生态经济、旅游观光、森林景观和岸线防护于一体的景观带,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息县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