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息县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增活力

发布时间:2023-11-02 16:1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50 字体:【

  息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同时,息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提高帮扶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增加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

  (一)肉牛养殖产业。息县是全省养牛大县,2023年县政府明确提出提高肉牛养殖产业项目支持力度。2023年县乡村振兴局会同县畜牧局、各乡镇,对全县肉牛养殖产业进行调研、摸底,挑选出一批养殖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养殖企业,作为2023年产业项目支持的重点。

  息县白土店乡与河南恒利源生态牧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白土店乡时楼村建设年出栏1万头的肉牛养殖场。2022年投入衔接资金9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建设厂房,2023年计划投入衔接资金2000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厂。同时,企业流转群众土地500亩,用于种植玉米青贮饲料。项目实施后可解决群众务工300人。

  息县关店乡利用原有肉牛养殖的传统优势,依托河南省富民养殖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肉牛养殖。2022年投入衔接资金300万元支持企业建设,2023年计划投入衔接资金500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企业采取委托代养、订单收购等模式,把规模化养殖和群众个人养殖结合起来,优先保证群众养殖的肉牛养得好、卖得掉。项目依托抖音平台直播卖牛肉,牛场长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

  (二)葡萄种植产业。项店镇张庄村静缘农业带领群众发展葡萄种植。一是按照“产业+就业”的模式,共实现转移就业165户276人,其中贫困户55户61人。并投资500万元建设农业产业带贫孵化基地,接受40户脱贫户共计100亩土地的托管。二是首创“六个一”的产业托管模式,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种育苗、统一农资应用、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最低保护价收购,优质果品每亩地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三是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为农户做示范,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调整种植结构,真正做到把致富的门路引进来,把乡亲们的干劲鼓起来,把家乡的特色带出去,共同走上致富之路。种植的果品远销到安徽、郑州、上海、广州,有稳定的订单式的销货渠道。

  (三)蘑菇种植产业。息县彭店乡从2018年开始大力发展蘑菇种植产业,2020年利用中央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蘑菇种植大棚、购置蘑菇种植设施。因受疫情和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蘑菇种植产业在2021年走入低谷,到2022年彭店乡原有的蘑菇种植大棚有60%处于亏损状态,原来在家门口就可务工的易地搬迁户面临着失业的问题。2022年底,县乡村振兴局会同彭店乡积极主动外出寻找产业发展出路,先后到各地进行招商引资。2023年息县绿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团队成员来自于全国香菇产业十强县之一的泌阳县。目前,绿源公司已生产菌棒30万棒,分配到位于彭店乡的5个村的香菇种植基地共22个大棚,盘活闲置资产。生产过程中,拌料、制棒、灭菌、出炉、点种等工序全部采用当地劳动力,优先使用易地搬迁点的脱贫群众,共吸纳带动50余人就业增收。2023年,县乡村振兴局投入衔接资金92万元对彭店乡5个村的蘑菇大棚进行提升改造,投入衔接资金100万元建设特色香菇种植及出口型菌棒培养基地,进一步夯实彭店乡蘑菇种植产业基础,通过蘑菇产业的发展带动脱贫群众增加收入。

  下一步,息县将通过完善机制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支撑,加强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联系,引进专家院士对我县特色产业种植、加工进行指导,争取中原学者工作站落户我县;优化特色产业品种,突出主导品种加以推广;加大农业人才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干部人才队伍;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对从事特色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及时出台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业企业倾斜,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做好产业项目管理,确保经营性项目正常运营,及时发挥带动效益,在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好联农带农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