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成立由乡主要领导挂帅的春耕备耕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工作的高效推进。同时,加强与上级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为全乡春季播种的10万余亩小麦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是深入开展农技培训。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组织多样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如现场教学、资料微信工作群分享等,确保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春耕备耕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严格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化肥、农药、种子等春耕生产物资储备情况,重点查看农资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农资产品进销货台账是否完善,要求农资经营者对进货来源严格把关,坚持“三证”不全不购进、渠道不正不购进、质量低劣不购进,确保农民群众用到“放心肥”“放心药”。
四是加强水利设施维护。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包队队长号召村民自行排查自家农田灌溉水井和田地排水系统,并做定期巡查和维护保养,提高田地的抗旱防洪能力,确保其在春耕备耕期间能够正常运行。
五是完善灾害应对机制。乡应急管理办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信息,并在工作群时时推送,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同时,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和应急队伍,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六是积极交流分享经验。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春耕备耕工作。同时,加强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
截至目前,检查农资商家10余家,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检查灌溉水井100余口;举办春耕培训会1场,覆盖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