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县域城市化进程加速,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息县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相结合,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核心,创新实施"柔性执法+智慧管理"模式,有效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实现了市容环境提升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一、高位推动,凝聚治理合力
局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疏堵保畅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城区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以疏代管、以导促规范"的工作原则。建立"网格化+联动化"责任体系,将城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开通"城管服务专线",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形成"发现问题—快速响应—精准处置"闭环机制。
二、创新举措,打造柔性执法样本
1. 疏堵结合,设置便民服务空间
在学校周边、老旧小区等区域划定6处临时便民摊位区,允许符合条件的商户限时经营;针对夜市经济,在主干道两侧设置3条美食街区,配套建设垃圾收集设施,既保留市井烟火气又消除安全隐患。同步实施"错峰经营"政策,引导流动摊贩避开早高峰时段。
2. 科技赋能,实现精准动态管理
引入AI智能监控系统,对占道经营、车辆违停等行为自动抓拍并推送至指挥中心;配备无人机巡查编队,重点监控背街小巷盲区,日均巡查里程超50公里。开通数字城管12319投诉热线,鼓励市民实时举报违规行为,累计接收有效线索800余条,办结率达99%。
3. 温情执法,彰显人性化管理温度
推行"首次提醒+整改教育"机制,对轻微违规行为以口头警告、发放《文明经营告知书》为主;针对困难群体(如残疾人、下岗职工),联合民政部门提供就业帮扶或公益性岗位安置。2024年以来,共开展普法宣传17场次,发放宣传手册1100份,人性化执法案例被省级媒体报道40余篇,劝导教育流动商贩数150余人,有效提升了商贩的守法意识。
三、成效显著,城市面貌焕新颜
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通过优化信号灯配时、增设多处临时停车泊位,早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下降40%,交通事故率减少25%。
市容环境持续提升:规范整治占道经营点位380余处,清理流动摊贩0.6万人次,背街小巷卫生秩序持续提升。
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第三方调查显示,市民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达91.6%,同比提升了市民满意度,"城管蓝"成为街头巷尾的暖心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