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至4日我县出现寒潮、暴雪天气过程,暴雪造成部分农作物受灾,息县应急管理局始终将灾情上报工作作为灾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从四个方面全过程抓好灾情源头数据质量,实现灾情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和体系化。
一是压实责任链条。严格执行灾情统计制度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乡、村两级负责灾情数据统计工作的领导干部职责,建立并落实灾情信息“逐级签字、逐级负责”制度,坚持基层自报与县减灾办指导上报相结合,坚决防止虚报、瞒报、漏报、迟报灾情。
二是规范报灾流程。建立全县报灾工作群,要求各乡镇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排查灾情,并与县级部门联系,上报灾情数据形成初报;续报时,及时补充完善灾情指标;核报时,县乡两级及时派人现场核查、入户调查,进一步核准灾情数据。县应急管理部门安排专人值守业务系统,完成灾情的初报、续报及核报,保证灾情报送渠道畅通。
三是细化台账管理。全面规范乡、村灾害损失台账的建立、审核、上报等,形成细化到每村每户的灾害损失台账,保证灾害损失数据源头自上而下可追溯。每次灾害发生后,各乡镇、村级灾害信息员都填报了灾情指标统计表,及时标明受灾农户信息、损失情况、受灾类别,并附有受灾图片或视频,全面做好记录、整理、完善、归档,确保灾情数据有料可查、有据可依。
四是强化现场核查。灾情稳定后,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和农户家中,对农业、农房、基础设施等受灾具体点位,对照前期报送的灾害损失台账,逐项核查评估,细致分析评估灾害损失情况,防止虚假数据和夸大灾情,确保数据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