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息县应急管理局:隐患“吹哨人”上岗 激活安全末梢细胞

发布时间:2025-04-07 11:58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50 字体:【

  为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提质增效,倡导生产经营单位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预防”升级,形成“人人查隐患、全员保安全”的共治格局,息县应急管理局三管齐下,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实落细。

  一是纵深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全县工贸企业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迅速传达至辖区内工贸企业。把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情况和实施效果纳入行政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把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落实到日常生产过程中、体现在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上,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加强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召开全县工贸领域复工复产会议,鼓励各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工贸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明确报告程序,制定奖励标准,设置内部报告公示牌。结合企业实际对照落实,以奖励为“桥梁”,形成环环相扣、贯通协同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工贸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共8起,提高了企业员工主动查找和报告事故隐患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宣传,激发群众参与活力。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公布典型经验做法,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浓厚氛围。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利用三级教育培训、开工第一课、晨会等形式,宣传普及到每一个车间、班组和员工,深入开展“我是安全吹哨人”等活动,确保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事故发生,助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下一步,息县应急管理局将以“全员参与、群防共治”为核心理念,通过“自查自纠+群众监督+制度保障”的三维联动模式,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企业车间、渗透至社会治理末梢‌,以制度创新推动安全治理能力迭代升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