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息县行政审批局:帮办代办再提升,政务服务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4-17 18:1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50 字体:【

  自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在息县行政审批局落地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服务模式不仅在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及民生事务办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持续进行改进与完善。

  一、运行成果显著,赢得广泛赞誉

  企业开办驶入“快车道”:在企业开办领域,帮办代办服务成效斐然。原本企业筹备阶段,创业者们需要在工商、税务、刻章等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今,在帮办代办员的全程协助下,企业开办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从工商登记注册的名称核准,到刻章备案的快速办理,再到税务登记的高效完成,帮办代办员凭借对流程的熟悉与专业知识,将原本需要多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事项,压缩至最快1个工作日内办结。这大大缩短了企业的筹备周期,降低了企业的开办成本,为企业快速投身市场竞争赢得了宝贵时间,众多企业纷纷点赞。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对于项目建设而言,从项目的最初立项审批,到中间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再到最后的竣工验收,涉及的审批流程复杂且繁琐。帮办代办员全程跟进项目,主动与各审批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往项目建设因审批流程不畅导致的工期延误现象大幅减少,项目落地进度明显加快。不少重大项目得以提前开工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民生服务彰显“温度”:在民生事务办理方面,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帮办代办服务展现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医保社保办理、不动产登记等高频民生事项纳入帮办代办范围后,特殊群体无需再为出行不便、手续繁琐而发愁。帮办代办员主动上门服务,携带相关设备与材料,在群众家中就可完成业务办理。这一贴心举措,让特殊群体切实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温暖,也提升了广大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二、深入收集反馈,精准定位问题

  服务范围有待拓展:尽管帮办代办服务已经覆盖了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和民生事务的诸多领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部分新兴行业的企业开办手续、一些小众但复杂的民生事项,尚未完全纳入服务范畴,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在办事时仍存在不便。

  信息沟通存在滞后:在帮办代办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帮办代办员与申请人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帮办代办员未能第一时间传达给申请人,或者申请人提供的信息有所变更,但未及时告知帮办代办员,这都可能导致办事流程受阻,影响办事效率。

  服务能力需再提升: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以及业务种类的日益复杂,对帮办代办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帮办代办员在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如某些特定行业的项目审批政策解读、复杂的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等,还存在知识储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够熟练的问题,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果。

  三、持续改进举措,推动服务升级

  拓宽服务边界,覆盖更多需求:息县行政审批局对市场需求和群众诉求进行全面调研,进一步梳理和扩充帮办代办服务事项清单。针对新兴行业,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了解行业特点和审批要求,制定专门的帮办代办服务流程。对于小众复杂的民生事项,组织业务骨干进行专题研究,探索简化办理流程,将其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围,确保企业和群众的各类办事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

  搭建信息平台,畅通沟通渠道:为解决信息沟通滞后的问题,息县行政审批局搭建了线上帮办代办信息沟通平台。通过该平台,帮办代办员与申请人可以实时交流,审批进度、材料要求等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推送给申请人,申请人也能随时反馈自身情况和问题。同时,建立信息审核与确认机制,确保双方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有效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办事延误。

  强化培训机制,提升专业素养: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帮办代办员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最新政策法规、办理流程,还包括沟通技巧、服务礼仪等综合素质提升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审批部门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建立帮办代办员考核评价机制,将培训成绩与业务能力表现纳入考核范围,激励帮办代办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办代办服务的改进与提升永无止境。未来,将持续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举措,以更加优质、高效、贴心地帮办代办服务,助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让政务服务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