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实践,息县行政审批局坚持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改进方向,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做优细节体验,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真正成为企业群众的“贴心人”。
一、问需于民,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通过窗口走访、线上问卷、企业座谈等方式,累计收集各类办事需求127条,其中‘上班时间没空办’‘材料准备不清晰’‘特殊群体办事难’成为高频诉求。”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些问题,该局推出“点单式”服务改革:午间开设“不打烊窗口”,周末开通“预约服务通道”,并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
二、靶向发力,让办事流程更简更顺
针对企业反映的“跨部门审批来回跑”问题,息县创新推出“场景化套餐服务”,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办事环节整合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某餐饮店主李老板计划扩大经营,原以为要分别跑工商、食药监、消防等多个窗口,没想到在“开店一件事”专窗,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并同步推送各环节办理进度。
三、细节为王,让服务体验充满温情
走进息县政务服务大厅,从细节处便能感受到服务的温度:免费提供的“便民服务包”里,老花镜、放大镜、急救药品一应俱全;帮办代办工作人员贴心服务,主动上前询问群众是否需要帮助。
“政务服务的温度,藏在每一次耐心解答里,体现在每一个暖心细节中。”行政审批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需求导向型”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用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让企业群众办事更顺畅、更舒心、更有尊严。
如今的息县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您需要办什么”的声音此起彼伏,“办不成事”窗口的暖心接待、“办得成事”窗口的高效流转,共同构成了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图景。这场始于需求、终于满意的服务升级,正成为息县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