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没有捷径,事故确有规律”,这句朴实而深刻的话语,犹如一盏明灯,为安全生产工作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息县应急管理局深刻领会其中要义,将其贯穿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安全无捷径,需脚踏实地深耕
(一)日常监管不放松
息县应急管理局摒弃“走捷径”的侥幸心理,将日常监管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石。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涵盖全县各类企业,从化工高危行业,到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做到监管无死角。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对设备运行状况、安全防护措施、员工操作规范等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
(二)宣传教育不停歇
安全意识的提升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息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向企业员工、居民和学生普及火灾防范、地震逃生、用电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三)制度建设不打折
完善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息县应急管理局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对企业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二、事故循规律,需科学研判防范
(一)数据分析找规律
息县应急管理局注重对事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对历年事故案例的研究,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行业分布、时间节点、事故原因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为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发现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且多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河流、池塘等水域。针对这一规律,应急管理局在夏季来临前,提前部署防溺水工作,加强对危险水域的巡查和警示标识设置,同时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风险评估早预警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前进行预警和防范。
(三)应急处置有预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应对事故、减少损失的关键。息县应急管理局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没有捷径,事故确有规律”,息县应急管理局将始终牢记这一理念,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扎实的举措,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断探索事故预防的规律,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为息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