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暑期防溺水工作列为当前安全稳定重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明确各村、相关职能部门(城管、综治、公安派出所、教育、应急等)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日报告、周研判”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动态,处置隐患。
二、 聚焦重点区域,严管矿坑水域
明确禁令,强化警示:针对辖区内风险等级最高的濮公山矿坑水域,街道发布正式通告,严禁任何人员在该区域进行游泳、戏水、垂钓等活动。在矿坑周边显要位置新增设、加固大型、醒目的禁止游泳警示牌。
加密巡查,严格执法:整合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社区网格员及志愿者力量,组建矿坑水域专项巡查组,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巡查制度,每日巡查不少于3次,重点时段(午后、傍晚)增加频次。对发现的违规进入人员,立即劝离;对不听劝阻、屡教不改者,联合公安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物理隔离,源头防范:对矿坑主要入口通道进行物理隔离加固(如增设围栏、路障等),最大限度限制人员进入危险核心区域。定期检查维护隔离设施有效性。
三、 深化宣传教育,提升防范意识
线上+线下全覆盖:通过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密集推送以“矿坑危险,严禁下水”为核心内容的防溺水警示信息、科普知识及典型案例。线下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入户宣传防溺水工作,重点提醒矿坑危险性及禁令要求。
家校社协同发力:联合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家长会、班级群、暑期安全课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重点强调远离矿坑等危险水域,督促家长落实监护责任。在社区宣传栏、主要路口悬挂防溺水宣传横幅2条。
突出“六不准”教育:在宣传中反复强调教育部防溺水“六不准”要求,特别是不私自下水、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水域(含矿坑)、不熟悉水性不擅自施救等内容。
四、 健全联防机制,强化应急准备
部门联动:加强与公安派出所、消防救援部门、120急救中心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机制。明确矿坑水域一旦发生险情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应急值守:街道及社区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值班电话(0376-5867375)畅通。储备必要的救生器材(救生圈、绳索等)于邻近矿坑的社区应急物资点。
社会监督:公布街道防溺水举报电话(0376-5867384),鼓励居民群众发现矿坑等危险水域有人员游泳戏水时,第一时间举报,形成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
持续高压巡查:保持对濮公山矿坑水域的高强度、高频次巡查管控力度,坚决遏制违规下水行为。
动态排查隐患:对辖区内其他河道、池塘、沟渠等易发溺水区域进行再排查,及时修复或增设警示标识、防护设施。
深化宣传教育:结合暑期活动,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强化督导检查:街道纪工委、安监办将对各社区、相关部门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濮公山街道办事处将持续绷紧防溺水安全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特别是对重点隐患区域濮公山矿坑的严管严控,全力保障辖区居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