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传统评标模式中技术标评审易出现“倾向性”打分、专家专业类别资源不均、专家熟面孔导致被“围猎”等干扰风险等难题,息县住建局招投标管理部门会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建设工程项目评标评审模式,以“跨省远程异地、暗标评审、分散评标”为主基调,构建公平、高效、透明的评标新生态,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打破空间壁垒激活专家资源“共享池”。依托远程异地协调系统,先后与省内驻马店、省外内蒙古、成都等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实现跨区域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全面开启分散评标模式。专家评标机位随机分配,实现同一项目的评标专家不在一个评标室,同一评标室的评标专家评审不同项目,评标专家通过线上音视频交流系统进行业务交流,交流内容存档备查。“暗标评审”机制倒逼投标企业从“找关系、拼人脉”向比信誉拼能力转变,在编制招标文件制度中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核心竞争力,有效防范“熟人评标”“厚此薄彼”等倾向性评标行为的问题发生。
科技赋能,按下公平审查“快进键”。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指南,推行招标人依法开展招标项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明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由招标人负责,对审查标准和审查流程、内容、方式进行细化操作。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上线运行招标公平竞争审查AI辅助系统和智能客服系统,在上传招标文件前完成自查自纠,提升公平审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智能客服系统实现“7×24小时”智能应答,实现即时解析需求并输出精准指引,让招标文件公平审查“有的放矢”。
严密制度体系,筑牢评标安全“防火墙”。严肃评标纪律规范评标行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收受投标人、中介人、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向业主单位评委或代表征询其确定中标人的意向;不得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评标结果汇总完成后,除资格性审查认定错误、分值汇总计算错误、客观评分不一致等情形外,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修改评审结果或者要求重新评审。
创新完善招投标体制机制可更好地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下一步,息县建设工程招投标积极总结招标文件公平审查、投标文件技术标“盲评暗审”的经验,细化操作流程,持续提升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交易透明度和公信力,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