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店镇区域面积138.22平方千米,现辖2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1万余人,常住人口2万余人,有街村、乌龙店两个首集镇,是全县行政村最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全县基层治理任务最重的乡镇。今年以来,小茴店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两高四着力”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联合电信公司、依托天翼视联能力底座,推进“雪亮地网平台”建设,初步破解了传统治理“事后追溯、人防为主、效率低”痛点,构建了“安全、高效、智能、可视”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一、AI识别深夜聚集,“智慧劝导”护安宁
“有十几名年轻人聚集,时间已过23点,需留意动态!”8月13日深夜23时05分,雪亮地网平台智慧大屏弹出提示,画面显示在镇文化广场上,有12名年轻人三三两两聚集,部分人高声交谈,偶尔伴有轻微推搡打闹行为。镇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现场,经了解,得知是同学聚会后闲聊忘了时间,遂劝导其注意扰民风险与自身安全,组织有序散去。自“雪亮地网平台”建立以来,依托平台场景化AI分析功能,系统能自动识别“深夜人员聚集”、“异常停留”等场景,推送预警信息,以前靠巡逻发现这类情况,容易错过最佳劝导时机,现在系统提前预警,既避免矛盾升级,又为夜间公共秩序加上“智能安全阀”。
“危险!请勿靠近水域!”8月25日下午14时23分,孙棚水库边的摄像头突然响起语音警告,正在岸边嬉戏的3名儿童闻声立刻后退。与此同时,雪亮地网平台同步发出警报,工作人员立即通知附近网格员,2分钟内网格员便到达现场,将孩子送回家中,并对孩子及其家人开展防溺亡教育。针对农村水塘多、防溺亡压力大的问题,镇上为各水库水塘安装了摄像头,连接到雪亮地网平台上,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水域周边逗留”“翻越护栏”等危险行为,同步触发现场广播提醒与远程喊话功能。以前每天要绕水塘不断巡查,现在坐在办公室就能‘盯梢’。同时“雪亮地网”还搭载了热成像与烟雾识别技术,能精准捕捉田间地头的微小火点。今年已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隐患6起,惩处相关人员3人,实现了“零溺水”、“零火情”。
“镇平安大街与政通大道交叉口南100米处,一辆汽车撞坏路灯后驶离,灯杆倾斜严重,存在交通风险。”9月10日清晨6时20分,雪亮地网平台突然推送一条紧急预警信息,平台上清晰显示一辆白色SUV途经该路口时,因避让电动车,失控撞向路边路灯,灯杆底部出现裂纹,发生倾斜,而车辆未停留便驶离现场。6点25分镇派出所民警便携带警示标志、反光锥等装备到达现,引导过往车辆减速绕行,避免二次事故。从发生事故到现场处理仅耗时5分钟,这源于我镇“雪亮地网”的“异常事件智能监测”功能,全镇交通路口的监控均搭载AI识别算法,可自动捕捉“车辆碰撞公共设施”“道路障碍物”等异常场景。而对于肇事车辆的追溯,平台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车牌识别,调取监控,民警仅用不到1小时便找到了车主,其最终按规定承担了路灯维修费用。
9月17日早晨,“雪亮地网平台”警报骤响,工作人员立马查看,发现是安装在“老信访户”余某家附近的监控设施发出了预警,预警信息显示余某与刘某正携带行李包裹外出。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领导干部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在路口劝导二人,经沟通后有效化解赴京登记风险。小茴店镇将“雪亮地网”与“重点人员档案”联动,对重点关注家庭实行“一户一策”监控守护。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智能分析人员聚集轨迹、异常活动频次,生成“信访风险预警”,今年已推送10余次潜在隐患提示,均在3小时内化解,上访率同比下降30%。以前发现问题“来不及”,现在靠科技“早发现”,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自平台建成2个月以来,全镇通过摄像头推送预警线索信息50余条,协助调解矛盾纠纷30余次;及时制止酒后斗殴事件2起、驱散夜间未成年人聚集人群8次,实现全年未成年人斗殴事件0发生;破获商铺盗窃案件2起、打架取证案件3起,锁定、抓获嫌疑人6人,追回涉案资金3000余元;帮助找回走失老人1名,寻回手机、钱包、农机配件等遗失物品4件,实现了“信息预警在先、网格处置在早、问题化解在小”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