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流转,凉意渐浓,近期息县虽被阴雨天气萦绕,但在各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却丝毫不见懈怠——施工队伍趁着雨停间隙抢工,室内作业与室外工序错峰推进,用“雨天不停工、晴天加速度”的实干,全力向“如期完成改造、提升居住环境”的目标冲刺。
“之前连续下雨,室外管网铺设没法开展,现在一放晴,我们就立刻调配人员设备,把耽误的进度补回来!”在息县环保局家属院改造现场,项目负责人指着忙碌的施工队伍介绍。为应对阴雨天气带来的挑战,项目指挥部提前制定“弹性施工方案”:雨天优先推进室内墙体修缮、电路改造等不受天气影响的工序;一旦雨停,立即启动室外管网铺设、路面基层处理等作业,同时安排专人实时关注天气预报,动态调整施工计划。
进度再赶,质量红线也绝不逾越。在每个改造小区的显眼位置,“质量责任公示栏”清晰列出材料标准、施工规范与监理电话。项目方还建立“每日巡检”制度,监理人员对当天完成的工序逐一验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决不让“带病工程”进入下一道环节。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暖的是民心。此次改造不仅聚焦“修修补补”,更注重居民的实际需求:在楼栋前面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棚,解决居民停车及充电难题;重新规划排水系统,避免雨季积水倒灌;利用小区闲置空间打造避雨休闲区,增设便民座椅与照明设施。“以前下雨天,小区路上全是泥坑,出门得穿雨靴;现在不仅路平了,还有地方躲雨聊天,这改造真是改到了我们心坎里!”居民李大爷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眼下,距离项目合同工期的节点越来越近,息县旧改团队正以“雨天不停步、晴天往前赶”的劲头,在阴晴交替中抢时间、在细节把控中保质量。这场与天气赛跑、与时间较劲的民生工程,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却有着实实在在的行动——当最后一处管网接通、最后一面墙面刷新、最后一盏路灯亮起,这些老旧小区将褪去“旧颜”,以更安全、更宜居的新貌,迎接居民的笑脸,兑现“让百姓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