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祝红刚是小茴店镇小茴店村陆围孜村民组组长,在陆围孜村民的心中,他还有着多重身份,既是种植170余亩耕地、养殖百来头羊的“致富能手”,也是精通水电维修的“多面手”,更是大伙提到就赞不绝口的“好邻居”。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举,却以脚下的泥土、手中的农具、心中的乡邻情为念,用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事,把他的温暖,揉进了乡村的日常烟火里,也暖透了全组乡邻的心窝。
政策响应:带头拆旧屋,复垦增良田。2018年,当地开展空心庄整治工作时,祝红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其他村民还未完全了解政策、心存疑虑的时候,他就率先行动,带头拆除自家的老房子,用实际行动支持工作。同时,他还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政策内容和长远益处,一一解答大家的疑问,帮助村民们打消顾虑。在他的带动和劝说下,全组村民一致同意拆除旧房,工作顺利推进,最终成功复垦出20多亩土地,为村里的土地资源利用贡献了力量。
邻里帮扶:急难皆伸手,冷暖总牵挂。祝红刚更是村民们眼中的“贴心人”。村民张敏家处境艰难,公公2019年去世,今年丈夫也不幸离世,都是祝红刚帮助操办的。家中只剩张敏、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多年来,家里十几亩土地的耕种、收割工作,娘俩根本忙不过来,全靠祝红刚主动帮忙打理。更让张敏一家感动的是,婆婆祝喜凤患有心脏病,经常半夜突发疾病,每次都是祝红刚第一时间开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全程协助办理挂号、缴费等事宜,忙前忙后毫无怨言。此外,祝红刚还是村里的“万能修理工”。走进他家,门口停放着各类大小机械,院子里一整面墙都摆满了工具。村民家中遇到电线线路故障、水管破损、小家电损坏等问题,只要开口求助,他就会立刻带上工具上门维修;即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他也会主动帮忙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帮村民解决难题。每逢下雨后,村内道路泥泞不堪,他总会开着自家的铲车,对道路进行垫补修缮,方便村民出行。
水塘护童:自费筑屏障,安全记心间。陆围孜村民组有一处15亩左右的村集体水塘。2024年8月暑假期间,祝红刚在田间务农时,发现几名儿童在水塘边追逐打闹,安全隐患极大。他当即丢下农具,快步跑到水塘边,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并护送他们平安回家。事后,祝红刚久久放心不下,当晚就自掏腰包5000多元上网订购了500余米防护网和警示牌。物资到货后,他立即带着工具赶赴水塘,连续忙碌四五天,终于为15亩水塘完整搭建起防护网,并树立警示牌,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防溺亡安全防线。
矛盾调解:温情化纠纷,巧解邻里事。面对邻里间的小矛盾、小摩擦,祝红刚同样尽心尽力,开动脑筋设法巧妙化解。比如去年6月份,村里王帆与祝喜军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产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差点发生冲突。祝红刚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先安抚双方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随后查阅早年分地时的记录,带着卷尺亲自到田间丈量,一点点核对土地边界。过程中,他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邻里和睦”“长远相处”的角度劝说,既讲情理又摆事实,最终帮助两户村民确定了合理的土地边界,化解了多年的隔阂,让两家人重归于好。
还有去年10月份陆围孜组村民家养的鸭、鹅时常跑到田间啃食庄稼,引发了不少农户间的矛盾,祝红刚听说后心里十分焦急,反复琢磨解决办法,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在之前为水塘搭建的防护网上开了一道门,每天白天帮助养殖户将鸭、鹅驱赶进防护网内的水塘区域活动进食,避免家禽啃食庄稼,到了晚上,再打开门让鸭、鹅各自回家。这个办法不仅成功化解了邻里间的矛盾,还减轻了养殖户的看管压力,村民们纷纷夸赞祝红刚解决事有方法。
助农抢收:先顾乡邻田,再理自家粮。祝红刚自家种植有一两百亩地,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家中备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但每逢农忙时节,他家的地往往是却是最晚收、最晚种的,他总是先帮村民组里其他农户收割完粮食,最后才处理自家的农田。平日里,祝红刚走在田间地头,只要看到谁家的庄稼需要抗旱,就主动把自家的水管拉到田间,帮忙灌溉;听说谁家的玉米、水稻还没收割,他一声不吭,直接就开着自家的农机到地里帮忙收割并将粮食送到村民家中。尤其是今年,秋收时节恰逢连阴雨天气,村民种的地迟迟收不上来,祝红刚便趁着天晴时节主动先帮村民们抢收粮食,自己的粮食最后才收。村里张殿月、温敏、赵锐、祝斌等人年纪大、身体不便,祝红刚更是格外上心,不等他们开口求助,就默默帮忙完成耕种、收割等农活,且从不求任何回报。不少村民想把报酬塞给他,都被他婉拒,还笑着说“都是随手能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