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扩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外延,注重内外机制共建。一方面内强素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通过强有力的举措实招和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外塑环境,通过提升教师地位、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创设良好从教环境,提振师道尊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同时明确了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尊重规律、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继承创新的工作原则,严管与厚爱并重,强化多方协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二、主要内容:
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包含“三个坚持”(坚持思想铸魂、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三个突出”(突出课堂育德、突出典型树德、突出规则立德)、“四个严格”(严格招聘引进、严格考核评价、严格师德督导、严格违规惩处)、“四个强化”(强化地位提升、强化权利保护、强化尊师教育、强化各方联动)和“一个加强”(加强工作保障)在内的15项具体任务,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
三、重要意义
一是落实上级相关要求的需要。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首要在立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的标准和期望,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二是回应社会关切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还存在差距,与新的历史方位下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师德师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违反师德行为时有发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需要。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意见》,进一步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目标、工作重点、任务举措,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多层面、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格局,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此外,政策还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尊重规律、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继承创新。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政策旨在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同时适应新时代变化,加强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总的来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是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政策文件,它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具体的实施路径。
解读单位:息县教育体育局教师教育股
解读人:胡世明
联系电话:585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