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信阳市息县康乐敬老院传出阵阵笑声。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正半蹲在103岁冯桂芝老人床前,举着手机轻声引导:“奶奶,看这里,我们拍个照就好啦!”随着“咔嚓”一声,老人社保认证信息采集完成,她像孩子般拍手称赞:"你们这些小娃真是好人呐!"
冯桂芝老人因年事已高,无法完成线上认证的“摇头、眨眼”等指令,面部识别也屡屡失败。得知情况后,县人社局“银龄认证”服务队立即启动,携带移动设备上门服务。工作人员不仅帮老人完成认证,还贴心整理养老金记录,询问生活需求。“原来担心领不到养老金,现在有了你们上门服务,心里踏实多了。”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
近年来,息县人社局以“开门教育 办实事”为总抓手,创新构建养老认证“1+N”工作法:以“银龄认证”服务队敲门行动为核心,辐射敬老院、社区等N个重点场所。今年已深入23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为3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定制服务。同步在招聘会、庙会等人流密集处设流动服务点,发放政策手册5万余份;通过科普动画小视频、“局长小年夜直播带岗”等新媒体手段,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累计惠及群众7万余人次。
“政策落地要有温度,我们要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县人社局局长裴娅晖表示,将持续深化适老化服务,与敬老院等机构建立长效联络机制,重点聚焦高龄、失能等群体,通过“线上智能办+线下上门办”双轨并行,让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